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商 >   正文

电子产品世界

导读: 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在重庆高新区试跑:含无人售卖车 / 配送车 / 巡逻车,预计月底投入运行  IT之家8 月 10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上午报道,首批 7 款智能网联汽车在重庆高新区的西部(重庆)科学城进行试跑,包含了智能网联无人小巴、自动驾驶通勤车、低速无人售卖车 / 配送车 / 安防巡逻车等多种用途车型,预计在 8 月底正式投入运行。报道称,这批车辆全部接入了云控平台,可通过道路两侧的毫米

  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在重庆高新区试跑:含无人售卖车 / 配送车 / 巡逻车,预计月底投入运行

  IT之家8 月 10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上午报道,首批 7 款智能网联汽车在重庆高新区的西部(重庆)科学城进行试跑,包含了智能网联无人小巴、自动驾驶通勤车、低速无人售卖车 / 配送车 / 安防巡逻车等多种用途车型,预计在 8 月底正式投入运行。报道称,这批车辆全部接入了云控平台,可通过道路两侧的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设施实时采集数据,再回传云端进行计算,云端再把安全、高效的驾驶建议发送给通勤车,可“避免人为因素或突发事件带来的安全隐患”。目前西部科学城已经集聚 40 余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

  导读:研华基于Intel第12代酷睿(Alder Lake-S)平台的模块化电脑产品SOM-C350与登临创新通用GPU系列加速卡Goldwasser(高凛)完成适配和互认证。相关产品在系统测试及验证过程中,表现出优越的系统稳定性且各项性能特征均满足用户的关键应用需求。随着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发展,AI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及智慧工厂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AI技术已经成为促进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深耕于物联网多年的研华与国内GPU知名企业登临开展合作,积极发挥各自优势,为客

  新浪科技讯 12月16日下午消息,“2022科技风云榜”年度盛典今日举行,今年活动主题为“守正创新,科技向上”。在汽车分论坛上,太蓝新能源CEO李彦,芯驰科技副总裁陈蜀杰,小马智行COO、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王皓俊围绕动力电池、车载芯片、自动驾驶等话题发表演讲。在新能源汽车上,动力电池是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不仅关乎汽车整体的续航,同时还与安全息相关。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出现自燃起火等频频见诸报端。太蓝新能源CEO李彦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广泛使用的动力电池是液态锂电池,其在安全性方面还是有一些隐患,这个隐

  在最近召开的EEVIA第十届年度中国硬科技媒体论坛暨2022产业链研创趋势展望研讨会上,来自英飞凌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的汽车级WiFi/BT及安全产品应用市场管理经理杨大稳以“英飞凌赋能未来汽车低碳化和数字化发展“为题,详细介绍了英飞凌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相关产品和未来趋势。新能源车是全球汽车市场增长最快也是需求最旺盛的领域,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全球产销第一的市场,2022年国有品牌汽车占据近一半的中国汽车市场份额,最大的驱动力是来自于新能源车和电动车。可以预想,随着政府和车厂的支持,电动车未来几年会迎

  北京时间 10 月 24 日消息,在美国,曾经大肆渲染的无人驾驶革命现在又一次陷入了令人沮丧的低迷期。图 1: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依旧缓慢上周,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承认,该公司的全自动驾驶系统 (FSD) 尚未准备就绪,还无法在没有人监控的情况下真正的自动驾驶。与此同时,英特尔自动驾驶部门 Mobileye 的 IPO 估值大幅下滑,从 500 亿美元大幅缩水至 160 亿美元。多家美国媒体也发表文章,嘲讽无人驾驶行业在获得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投资后遭遇的失败。奇怪的是,这一切都发生

  北京时间9月16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包括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内的科技大腕,都放言自动驾驶汽车有朝一日会取代传统汽车。然而,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许多美国人对这种说法不感冒。一项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表示,驾驶自动驾驶汽车或是乘坐一辆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自己感到更不安全。易倍体育另外,7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其他亲朋好友正在乘坐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他们也会为安全感到更加担心。这次调查由保险平台Policygenius进行,有大约1500名超过18岁的成年美国人提交了调查

  图片说明:Federated Wireless和Blue White Robotics与英特尔合作,为加州葡萄园的拖拉机提供自动驾驶技术。其中一款拖拉机在今年5月的英特尔On产业创新峰会(Intel Vision)上亮相,这款拖拉机可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并把工人从繁琐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腾出精力处理价值更高的任务。最新消息:在英特尔On 产业创新峰会(Intel Vision)上,英特尔展示了当公司将高带宽、低时延的专用5G无线网络与边缘计算设备结合使用时所带来的可能性。英特尔与Federated Wir

  上海自动驾驶路测实现5G全覆盖280多条测试道路,560公里道路总长,早在2018年,上海就率先开展道路测试。目前,上海开放了四个重点测试区域,嘉定区是以乘用车为主,临港地区商用车为主,奉贤以停车场景为主,张江以5G融合测试环境为主。据悉,上海还在临港洋山港推进智能重卡的商业化示范应用。如今上海所有的测试道路都可以做到5G信号和高精地图全覆盖。图源: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我们已经向全市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28家企业颁发了总共184张测试牌照,这184辆车现在一直在开放的道路上进行测试

  6月23日消息,硅谷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Plus周二宣布,特斯拉副总法律顾问林恩·米勒(Lynn Miller)已经离职,并加盟该公司担任总法律顾问。Plus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David Liu表示:“米勒对自动驾驶业务和技术的影响和挑战有深刻的了解,他曾在世界上两家深具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担任法律顾问。她是我们管理团队的重要成员,因为我们今年开始在全球部署我们的自动卡车运输技术,并进一步加快我们的计划,帮助车队提高业务的安全性、效率和可持续性。”米勒称:“加入一家已经开始兑现自动驾驶卡车运输技术承诺的公

  华为王军:华为目标是2025年让乘用车实现线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华为智能汽车团队的目标是在2025年能让乘用车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王军表示:“我们在做自动驾驶这套系统的时候有一个目标,就是真正实现乘用车无人驾驶。只有无人驾驶才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我们团队的目标是在2025年能让乘用车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当被问及汽车的外延是什么,王军表示,在2025年之前,汽车的内涵首先还是辆车,但现在车确实有很多外延,首要的外延就是它能不能成为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王军表示,华为的目标是希望通

  新浪科技讯 5月7日下午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一种雾特征识别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专利,公开号CN112750170A,申请日期为2019年10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特征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具体可以应用于无人驾驶车辆、智能车辆等,提升车辆在有雾天气下行驶的安全性。本申请可以应用于人工智能AI领域中的智能控制、智能驾驶等多个技术领域,可以更智能、更准确地识别目标图像中的雾特征信息。

  “我们拉着所有合作伙伴打 Waymo Via。”文 王海璐 程曼祺编辑 程曼祺陈默松了一口气,他于 2015 年联合创立的无人驾驶卡车公司图森未来(下称图森)总算成了一家“堂堂正正”的上市公司。由于实际收入不到 200 万美元,估值却高达 80 多亿美元,图森于去年 6 月启动上市时,被投行高盛评估为高风险,只能以 SPAC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形式上市。SPAC 类似借壳,通过反向收购已上市壳公司,能更快登陆二级市场,门槛相

  12月14日讯,亚马逊今年6月收购的无人驾驶初创公司Zoox发布了一款全自动电动汽车,该汽车没有方向盘,可坐4名乘客,最高时速达75英里/小时,最长可行驶16小时。该公司将在一些美国城市推出叫车服务,包括旧金山和拉斯维加斯,以及其他国家。这项服务要到2021年之后才会推出,但可能会成为优步和Lyft的竞争对手。

  当李彦宏再一次向算法开炮,很多人内心的OS是,这还是那个靠信息流吃饭的百度吗?9月27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公开演讲中又一次重申了两天前他在百度20周年纪录片里的观点。大意是,现在的算法为了产品粘性,都是在琢磨用户的喜好、讨好用户,造成了投喂式的信息流,同类型的内容不断展现,容易让人走极端。他理想中的算法应该去主动了解用户的高级目标,而不是追随用户本能的喜好。其间,他还用一段齐桓公的典故彰显了文化素养:齐桓公理智的情况下喜欢管仲这样的贤臣,但在情感上也会偏向易牙、开方、竖刁

  9月15日,在百度世界2020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预测,五年之内,无人驾驶技术会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交通拥堵将大大缓解,中国的一线城市将不再需要限购、限行,交通事故发生率也会大大降低。“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完全可以做到。” 李彦宏表示,真正能够影响到每一个人出行和生活的是AI技术对整个大交通的改变。通过测算,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能够提升15% 至30%的通行效率,从而为GDP贡献2.4% 至4.8%的绝对增长。据了解,从2013年第一代车型小红,到2019年量产

  无人驾驶技术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组合导航、信息融合、自动控制和体系结构等众多高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它在改善车辆驾驶性能、减轻驾驶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以及在恶劣条件和极限条件下作业等方面具有普通车辆无可比拟的优点,因此成为许多国家以及著名汽车公司、工程机械制造商竞相研制开发的重点高科技项目。 [查看详细]

内容